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胡一刀』的厨道人生
  在煤电公司翠屏山煤矿,说到“胡一刀”,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原名胡亦民,因其厨艺精湛,刀功了得,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一刀”。
  1996年,胡亦民便只身来到距离家乡近300公里外的牛栏山煤矿从事井下作业,后来因矿井改制他被分流到了铜锣坪煤矿。他的身上始终有股勇闯天下、爱拼敢赢的精神,没干几年就从井下运输队转到了后勤食堂。他热衷于钻研各厨艺,不仅把家乡莆田菜做得有模有样,还把当地的客家菜做得相当地道,梅菜扣肉、草根蒸猪脚、苦抓大肠汤、干蒸河田鸡、葱香白斩鸭、爆炒九门头……他总能把火候与味道掌握得恰到好处。
  2019年,因铜锣坪煤矿关井闭坑,胡亦民再次被分流到了翠屏山煤矿。这一次,他给食堂带来很多改变。他常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工人吃饱、吃好,有力气干活!职工所关心的,正是他关注的,围绕着“如何让工人吃饱、吃好”,胡亦民费了不少心思。
  胡亦民首先对工作环境动起了“刀”,增设管路,把烹调用水和清洗用水分开使用;外引山泉,将食堂原先的自来水过滤作为餐饮水改为以山泉水作为烹调使用;保温保鲜,定制了饭菜保温设备,让职工随时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冷热分离,在食堂门口增设了冷、热水池,让工人冬天清洗饭盒不再冻手。
  接着,胡亦民又去劳工股找来了一线职工的户籍信息,召集了来自不同省份的工人座谈。通过唠嗑拉家常,他收集到了很多工人提出的改进建议,也了解了他们的口味喜好。为此,工人的菜谱也迎来了不少变化,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不同做法的菜品呈现。有麻辣味厚的川菜做法,有咸鲜兼辣的赣菜做法,也有清淡爽口的粤菜做法。
  不仅如此,胡亦民还在食堂大厅为工人提供了可以“无限续碗”的免费例汤,不少不当班的工人都喜欢到这吃饭。来自重庆的一线职工小胡赞叹:食堂换新颜,饭菜美香甜,这感觉巴适得很!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牛栏山煤矿到铜锣坪煤矿,再到翠屏山煤矿,胡亦民见证了煤矿近30年来的风风雨雨,陪伴着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矿井。这些年矿井变化了很多,但他对煤矿的情感始终没有改变,对矿山的坚守始终没有改变,对一线职工服务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正如他在生产安全党支部活动室墙上的承诺那样“为民服务,
  真诚奉献”,为此,他也曾多次获得“后勤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下厨26年,胡亦民的煤矿生涯满是烟火味道。矿山对于我来说有种特殊的情感,煤矿就是我的家,五湖四海的矿工兄弟们因为缘分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就是一家人,而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做饭给家人们吃!胡亦民常常感叹。
  一矿一堂一春秋,一刀一勺一年轮,矿井烟火气,最抚职工心。这,便是“胡一刀”的厨道人生。(罗源珍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