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2月5日下午,在历时一年多的调研、建设、调试、试运行等工作后,鸿山热电公司码头岸电系统——泉州港首套港口企业自主投资建设的岸电系统正式启用。
该公司码头船舶岸电项目是泉州港率先推进码头岸电示范试点的项目之一。项目实际投资229万元,总容量为1000kVA高低压变频智能岸电,具有双频双压输出、双频计量等特点,可满足该公司码头10万吨级深水泊位国际国内各种散杂货船型用电需求。通过船岸自动并网、自动负载转移、自动切断发电机供电等智能技术,整套电力切换过程中可实现船舶的不间断稳定供电,实现了船电和岸电的无缝切换。
今后,停靠在该公司码头的各类船舶可以利用该系统代替船上的柴油发电机为自身供电,从而实现了靠港船舶的“零油耗、零排放、零噪音”,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每年可实现替代燃油630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气体和PM2.5排放量253.9吨。(卢清钊刘寒婷摄影报道)图为鸿山热电码头职工在连接电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