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父亲清理储藏室,无意翻出一只锈迹斑斑的白铁壳保温瓶,父亲看见它,勾起了对往事的一些回忆。
1969年春节前,19岁的父亲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到农村插队劳动,度过了人生中最艰苦的一段时光。到农村安顿好后,生产队会计带着父亲一行人去公社商店购买生活用品,父亲隔着货架一眼看上一只白色素雅山水图案的保温瓶,这算是当时的奢侈品了。从此,这只白铁壳保温瓶陪伴着父亲走过生活的一站又一站,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父亲的肠胃自幼“娇气”,对清洁度要求较高,喝了生水腹中就会“翻江倒海”,白铁壳保温瓶便与父亲结下了不解之缘。艰苦的日子里,每天它帮助父亲解渴,劳动下工回来万一来不及做饭,父亲就将冷饭倒上温水将就进食,而后又匆忙赶去上工。夜晚下工后,父亲就用保温瓶里剩下的一点水擦洗身子,聊以解乏。数九寒天,北风呼啸,室内冷如冰窟,唯有白铁壳保温瓶能给父亲带来一丝温暖。
农村人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即使家中有保温瓶也是一个摆设。遇到有人生病吃药时,便有人端着粗瓷碗前来向父亲讨要开水,这时,白铁壳保温瓶就成为父亲和贫下中农联系的一条纽带。因为他们知道,父亲的保温瓶不到夜里是不会空的。
但也有一次例外,在下乡的第一年冬天,父亲高烧两天没有出门,白铁壳保温瓶终于“干涸”了。父亲的住处在村生产队的仓库一边,平时很少有人来,夜晚的苍凉在19岁父亲的心里留下难忘的印记。正当父亲嗓子冒烟无力呼唤时,生产队保管员敲门,看房里没动静,便用力推开房门,发现父亲生病了,就从家里送来稀饭、蛋汤。白铁壳保温瓶又充盈了起来,父亲的心里充满温暖。保温瓶作证,生活中还是好人多,平时的爱心付出总会得到回报。
随后的年代,白铁壳保温瓶随着父亲迁移而行,东奔西走。尽管外壳白漆已经斑驳陆离,底座已经锈蚀,内胆结满水垢,但在20年后还是可以使用。母亲几次要把它扔掉,父亲都没允许,一直到有一天它突然身首脱离,便成为收藏品。
一件物品,代表着一个时代,印证着一段人生。睹物思旧,让你重新回味过去那些快乐而痛苦的岁月。许多过去的事不管是甜蜜还是心酸都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某个物件却特别有纪念意义,会永远珍惜。(吴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