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福建水泥公司炼石厂机修工段与装卸工段的职工们同心协力,完成了一次快速高效的皮带胶接任务,保证了进厂煤炭、矿粉及时入仓和两台大窑原燃材料的正常供应。
10.127输送带是炼石厂大宗原燃材料煤炭、矿粉、铝赤泥转运入仓专用输送皮带,该皮带自2012年更换后使用至今已有6个年头。近两年来,接头处多次脱胶、开裂,期间机修工、岗位工一再修补,如今,由于开裂处腐烂严重,已无法修补。皮带两边经长期磨损,大部分段位也变窄不少,导致漏料很多,给巡检工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该厂分管单位制成分厂依据天气和下一步进厂矿粉较多,以及必须确保两台大窑煤炭、矿粉、铝赤泥需求量供应的实际情况,决定利用周末专用线封锁的有利时机将其更换,以彻底解除后顾之忧。
10月27日一大早,机修、装卸两个工段的相关人员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冒着细雨来到现场。在工段长陈苏平、副工段长王建才带领下,迅速准备工具,一次快速高效的冒雨胶接皮带工作悄然展开。
任务就是命令,时间就是金钱。参战人员分成两个小组,一部分人员往皮带廊上搬抬胶接皮带所需的专用工具,两位职工还把自己身上的雨衣脱掉给电热板(加热器)、温控柜“穿上”,以防雨水淋坏器具而耽误皮带胶接。另一部分人将工字钢、夹块、手拉葫芦等工具扛到现场,随后把旧皮带一截一截地割断拖走,再将新皮带摊开布设好。正跃跃欲试的皮带工孙苏建、机械技术能手孙仁祥,手持皮带刀左右开弓,轮番上阵,他们画线、下刀、敲打、剥皮,力气较大的同志也有了用武之地,“一,二,三……”,就将皮带头一层一层、一条一条地撕了下来,紧接着对剥好的皮带头打磨、清洗。
皮带胶接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非易事,特别是这类10.127皮带,皮带廊内宽不足3米,高只有2米,又有30度夹角的斜坡。笔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位“参战”员工额头上晶莹的汗珠不断滑落,顺着沾满煤灰的脸颊流进脖颈,湿透上衣。在皮带架上正半跪、猫腰剥皮带头的孙苏建对笔者说:“今天大家都疲惫不堪,稍不留意还会四处‘碰壁’,个个还弄得像个‘煤黑子’。”笔者一边听着说孙师傅的诉说,一边掏出手机抬头给他们拍照时,头上的安全帽“咚”的一声撞在皮带廊的横梁上。
中午时分,皮带两个头准备就绪,经过对合丝毫不差。接着架上工字钢、电热板,铺上皮带,涂胶、加热。整个过程紧张有序,一气呵成。经过大家9个多小时共同努力,至下午3点,圆满完成了此次皮带胶接任务,比计划提前了3个小时。
(蒋沛夏摄影报道)图为福建水泥炼石厂10.127皮带胶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