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之上,一大片去年种植的芦苇草已基本成活,一阵微风吹过,芦苇轻轻地摇摆着,脑海里瞬间闪过“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这是天湖山能源公司原曲斗煤矿二号井650排矸场,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漆黑的矸石山,如今,该矿的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成效让人眼前一亮。
生态恢复治理是福能集团今年工作会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集团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相继于1月14日和3月22日两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天湖山能源公司积极树立“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已成为该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在年初职代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开甜就对环保工作提出目标要求:“绿色发展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是我们企业的责任,我们必须以抓安全生产的决心从思想上、行动上抓好环保工作。”
为更好地把国家政策和集团部署落到实处,该公司加强与国土部门的联系沟通,邀请197地质队修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不断完善设计规划。同时,组织人员按方案抓紧组织施工,一步一步有条不紊推进。
近日,笔者特地跟随该公司多管部经理黄迎胜到公司几个生态恢复治理现场检查进展情况。他说:“生态恢复治理是矿井关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公司今年职代会提出了确保上半年完成任务的目标,不上心不行啊。”据他介绍,原曲斗矿生态恢复治理范围包括排矸场、工业广场、硐口等地,治理面积共6.46公顷,已投入资金135万元,主要种植芦苇草,目前矸石山已基本完成治理,并向地方政府提交了验收申请。该部副经理李振生补充说:“芦苇草是生命力非常旺盛,成活率高,生长和繁殖能力非常强的一种植物,这也是经过咨询国土专家才选种的。”
在返回的路上,黄迎胜像往常一样顺路拐到曲斗福能小镇检查工作。该小镇是曲斗煤矿二号井关闭退出后,公司利用原有办公及宿舍设施改造的退休职工生活小区,是严格按照生态环保、绿色宜居的标准打造的,去年已全部完成立面改造
和绿化美化,上百户职工搬进崭新的小区崭新的家。
郭梓桐是原曲斗矿老职工,现在仍然居住在改造后的福能小镇。看到笔者一行,他激动地说:“原来住在这,我们都不敢开窗户,什么时候擦桌子都是一层煤灰。现在好了,小区空地都种草种树,连矸石山都全部绿化了,空气好得很。”(英阳桂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