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观看了煤矿“三违”的系列专题片,深深感受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蛮干,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不外乎这几种原因。
面对这些问题,所有管理者都绞尽脑汁,寻找应对策略。可安全措施越定越多,三违”罚款越来越重,三违”事件依然是层出不穷。虽然有手指口述作指引,但一些人总觉得看惯了、干惯了,不懂得防微杜渐,老是轻视眼前的安全漏洞,导致一些细微之处不被重视,造成事故发生。登高时一人攀爬高架梯,无人扶梯;用湿抹布擦拭带电仪器;没有资格证就擅自使用仪器……只因为以前就这么做没事,从而放松警惕,而事故就在这不经意间降临,也许十次都没事,也许别人都没事,但遇事的这一次就是你。所以,我们要防范于未然,否则出了事才悔之晚矣。
事故就像一个幽灵,悄无声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躲在你的身后。作为煤矿工人,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一些安全技巧加以熟练掌握,防止事故反弹。
防止“三违”,关键是要杜绝浮夸心态,敢动真格。
首先,思想上要动真格。对我们煤矿而言,由于工作条件、职工素质等多重因素影响,决定了“三违”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可能靠一次活动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根治“三违”,务必克服短期行为思想。
其次,行动上要动真格。对一些工作,我们的经验做法是“齐抓共管”,党政工团齐上。但事实上却往往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人人不动手”,使一些活动流于形式。所以,要使“三违”治理活动取得成果,一定要带着责任去做工作。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向职工讲清“三违”对自身、对家庭、对他人以及对企业的危害,使职工自觉自愿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做到遵章作业。
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在制度执行、惩治“三违”人员上动真格。对违规人员,一定要严格给予惩处,以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惩戒性。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的奖罚、规范的执行、法理的震慑,可以使人在心理上自觉抵制“三违”倾向。(郑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