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平凡岗位上的出彩人生——记永安煤业公司丰海筛选厂机修工沈峰
文章字数:991

图为沈峰正在修理装载机发动机。
  沈峰是永安煤业公司丰海筛选厂一名普通的机修工人,1994年刚出校门就进入矿山工作,扎根矿山26年,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苦学装载机维修技术,成长为“技术大拿”,在平凡的维修岗位上找准人生坐标,用技术让人生出彩。
  沈峰是矿二代,从小就把矿山视为故乡。和许多矿山子弟一样,初中毕业后沈峰就通过招工成为一名维修工人。时代的进步变迁,也让矿山生产设备换代更新,上世纪90年代末,装载机替代了推土机,成为筛选厂煤炭生产的主要装备。装载机虽然提高了生产工效,但仅仅停留在学会使用上,一旦发生故障“趴窝”,就要对外聘请专业维修技术人员上门维修,由于技术上受制,既影响生产,又增加维修费用。
  “难道装载机维修真那么难吗?年轻的沈峰不服气。可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年代,要想学习掌握一门专业维修技术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沈峰沉下心来,只要外聘师傅进厂维修,他都主动要求“打下手”,拆解动机、清洗齿轮……从最脏、最没技术含量、最没人愿意干的“小工”活做起,从外到内,从整体到零部件,沈峰重复着拆解、清洗、更换维修的“粗活”。就是靠着勤劳好学,沈峰赢得了外聘维修装载机技师的好感,主动传授技术,从“向我学”转变成“我要教”。学成后,沈峰不满足只掌握单纯的维修技术,又主动申请脱产两年,自费到装载机厂家进行更深层次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深造。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沈峰也成长为装载机维修的“专家”。
  近年来,随着永安部分矿区关停,原煤进厂从矿车运输改变成汽车运输,由于系统工艺不配套,装载机的作业量大幅提升,已经“服役”7年之久的装载机故障率、维修量也逐步增大,一个月4台装载机几乎天天都有故障发生。“这样的生产量,装载机维护成本太高了!沈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此,他主动向厂里提出了更换装载机主要部件的建议。得到采纳后,他又连续带领工友们连续奋战一个月,先后更换了3台装载机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使得装载机故障率大大降低,有力保障了安全生产。同时,为节约装载机维护费用,他又把主意打到了3台待报废处置的装载机上,在炎热的夏季,组织班友一同从报废装载机上“淘宝”,先后拆换下3条轮胎、根动力臂和2个铲斗。至去年十一月份,该厂装载机维修费用同比下降7.51万元。
  沈峰因技术而出彩,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被该厂、公司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黄发灼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