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格物致知 胸怀大局
文章字数:1,004
  近期,公司党委荐读《这就是格局》一文。读罢,我脑海中顿时浮现《礼记·大学》里的一句话,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回首工作十多年以来走过的路、吃过的亏、品尝的苦涩和收获的甘甜,心中骤然对“格局”二字萌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和认识。那么,何谓“格局”?鄙以为“格物致知、胸怀大局”八个字。
  唯有“格物致知、胸怀大局”,方能改变“站位不高”问题。俗话说:登高望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引申之义,一个人的站位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往往站在自身的立场看问题,注重自身的感受处理问题,诸多“小我”因素叠加导致“站位不高”。如此,反而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于家庭、于企业、于社会,乃至于国家,我们都是个体,都是最微小的“一分子”。如若不计“小我”、主动“忘我”,我们的所想所虑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就会截然不同。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高瞻远瞩气自娇。试着做一个站位高、有格局的豁达之人,相信会收获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唯有“格物致知、胸怀大局”,方能改变“考虑不周”问题。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整体决定部分”。从古人的智慧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需要深谋远虑、目光长远。简而言之,要有“大格局”“大胸襟”,反之,只顾及“眼前的苟且”,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周、思虑不全等问题,致使纰漏百出、捉襟见肘,让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岂不可悲可叹。古人尚且如此,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如此。做一个有格局的人,既是生活的智慧,更是人生的妙招。
  唯有“格物致知、胸怀大局”,方能改变“立场不稳”问题。纵观中外古今,历史上不乏“立场不稳”之人,他们或“人云亦云”、或“见风使舵”、或“两面三刀”、或“双重标准”,最终害人害己,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格局不够”。忠诚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争做立场坚定、意志坚强、行动坚决的表率。我们要瞄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目标新任务,高举旗帜、提升格局、站稳立场,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创造不凡。
  大格局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姿态。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负责任的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从大局出发,不计细枝末节,愿意舍弃个人的小利益来成全大局,相信很多事情都会“化干戈为玉帛”迎刃而解。
  格物致知,胸怀大局。生命也会变得愈加温暖而幸福。(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