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能新能源公司喜事不断,继该公司成立以来首次实现“双过半”后,再传佳音,《风电机组自动消防用检测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同时,《高风险作业安全风险预警平台V1.0》《VR事故体验管理系统V1.0》《大数据人工智能可视化管理系统V1.0》3项软件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企业科技兴企蔚然成风。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这次1项专利、3项软件获国家授权,是继2021年《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风机仿真建模管理系统V1.0》获得国家版权局授权之后,公司在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上的又一次突破。”该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武飞说。
近年来,该公司紧紧围绕能化集团“做强能源”的发展思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2021~2022年,该公司实施科技和技术攻关9个研究项目,申报专利19项,其中软著5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据统计,该公司近两年科技研发投入约2000万元,截至2022年7月上旬,已获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软著3项。
技改提质增效争创先进指标
随着风电场设备运行年限增长,以及高温、高盐雾、冲击载荷等大运行环境,为保障设备性能和可靠性,技术改造成了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2年,针对风电机组、升压站变配电长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设计或设备选型缺陷问题和迎风度夏供电安全,该公司维检中心拟定了2022年度技术改造初步计划13项。其中,风机类技改6项,变配电类技改4项,通信自动化类技改3项。
“6月27日~7月3日,结合石城风电场升压站年检工作,完成该风电场110kVGIS组合设备改造,保障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防范设备停产造成升压站停运等,可创经济效益达100万元。”该公司维检中心副主任李玉峰说。其余技改项目也已进入前期实施准备阶段,通过改造,提高风机设备运行可靠性、可利用率,提升风机发电量,年可创经济效益达百万元。据统计,已完成技改的潘宅风电场部分风机等效发电小时数、发电量、可利用率均有提升,单机发电小时数为省内陆上风电场最高。
成立科创中心拓宽技术合作
五月份,该公司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制定并推动落实本单位科技创新工作计划,拟在原技术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科创中心,加强人才配置,彻底“解放”技术中心与生产部先前合署办公时人员紧缺的“束缚”,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目前,针对影响风电机组运行的隐患,该公司积极组织技术攻关,精心谋划联合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厂家,推进技术交流合作,成立攻关小组,全力攻克技术难题,力促有效降低故障率,提升设备可靠性,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全力推进风电仿真培训系统建设,为科技兴企再赋新能。
“抓好人才培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罗睿表示,公司要抓住“双碳”背景下构建绿色能源产业格局带来的发展机遇,激发各类人才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上迸发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