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福建煤电坎市发运站“匠心”打造煤质“零投诉”
文章字数:1,008
  8月25日,福建煤电公司坎市发运站站长姜初宴正在认真地看着前一天的生产报表。表上赫然显示:截至8月24日,该站已累计发运煤炭15.5万吨。
  “发运量按序时进度完成,完成数据中规中矩。但有一个指标按要求完成得不错。”姜初宴直言,这个让他心中比较欣慰的指标就是煤质管理实现“零投诉”。
  “当然,为了这个‘零投诉’我们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姜初宴介绍,这些措施不仅有历年来煤质管理先进经验的升级做法,也有今年增加的“新动作”。对于发运站来讲,煤炭质量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
  据了解,从年初开始,坎市发运站就对含验矸、拣矸、回煤在内的多项煤质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升级,增加了十余条强化管理、严化考核、细化操作的管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坎市发运站更是为煤质管理设下了三道“关卡”,对煤质监管实行涵盖全过程、各环节的“全要素式管理”,确保发运出去的每一吨商品煤煤质达到客户要求,树立良好的质量品牌。
  把好“源头关”。“其实从煤炭还没有进站,我们的煤质工作便已经开始了。”据坎市发运站党支部书记戴星明介绍,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源头煤炭煤质情况,站里与主要进站煤点的龙潭煤矿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什么时候采什么煤,什么煤有什么特点,这些信息对进站后的科学配煤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今年,就因为我们在这一个环节上下了功夫,所以能够较好地掌握了煤质管理的主动权。”站长助理卢东星也深有感触。
  把好“配煤关”。如何让进站煤炭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煤,既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坎市发运站今年的做法是建立“配、采、制、化”树形管理法。把四个环节的工作统一纳入配煤管理体系,同株管理,实现环节上的无缝对接。其中,在配采制化管理上,坎市发运站今年增加了三个亮点做法:一是建立了“煤质样品交接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全程追溯;二是在配煤现场搭建了临时帐篷,让管理人员全过程“驻守”现场,监督指挥现场配煤工作;三是聘请2名“吹哨人”,全过程开展巡察督导。
  把好“服务关”。为了让煤质管理形成闭环,今年来,该站还加强了市场信息的研判和客户用煤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把握客户对煤质的需求变化,进而配合煤电公司市场部对煤质管理进行优化调整,服务好用煤客户。同时,在内部管理上,坎市发运站也注重做好后勤保障服务,通过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关注关心民生福利,为煤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一个“有生机有活力、有担当有成效”的工作环境。(林秀龙 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