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的个子、亲和的笑容、浓重的客家腔调,这是永安煤业公司池坪芦坑煤矿机运队副队长魏登议给大家的第一印象。
2006年,魏登议怀揣着梦想从龙岩技校毕业来到永安煤业公司,从一名普通的维修电工蜕变成为机运队的副队长,这一干就是16年。面对采访,他有点拘谨地说:我很庆幸生长在一个好时代,我只不过是单位培养出来的一名初级管理人员,做了一名机运队副队长的分内之事,是公司给了我成长的平台和良好的环境。
名副其实“土专家”
在池坪矿芦坑机运队,一提起机电“土专家”,谁都知道这是职工们送给魏登议的小绰号。魏登议参加工作后,凭着聪明才智,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请教,很快成了该队维修电工的行家里手。每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只要他到场就能及时排除,保证其正常运行。有一次,101采区工作面的风机需安装一台防爆磁力启动器。可不知什么原因,磁力启动器安装后,摁下开关保护灯一直亮着,导致风机无法启动运行。魏登议得知情况后便到现场打开防爆磁力启动器开关,一边详细询问情况,一边仔细地检查每一个部位,很快就发现原来是开关内的一小段线接错了位置。只见他用钳子调换了小线,风机便恢复了正常运行。
魏登议经常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好经验、好办法传授给其他的机电工,培养了不少维修电工骨干。有同事问:人家带徒弟都要留一手,把绝活传授给他们,你就不怕他们超过你?魏登议微微一笑:“让每个维修电工都能熟练地掌握技术成为‘维修达人’,更好地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服务,我觉得值!
随叫随到“矿上110”
机运队机电维修是矿上的110,要随叫随到。有一天中午,魏登议还像往常一样下了班在家,忽然就接到消息,该矿井口矿灯房门口一段供电线路故障,导致井口工业广场段大面积停电。他立即赶往井口更衣室换上工作服,背起安全防护带,扛起梯子三步并作两步,飞快赶往故障地点。
连日来,持续38度以上的高温炙烤使井口矿灯房门口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火炉”,站在那一秒都能感受到滚滚袭人的热浪。但此时的魏登议已顾不了这些,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修战斗中。供电线路故障严重影响生产,魏登议架好梯子,像猴子一样麻利地爬上电杆,绑好安全防护带,掏出万用表,拿起正负两极接上电线,就开始号起“脉”来。查明原因后,魏登议熟练地把“生病”的电线剪切掉,然后快速从工具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工具,一道道工序紧张地进行着。桑拿天”早已把他晒得面如“关公”,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依然埋头抢修、一丝不苟。
经过近30分钟的紧急抢修,井口工业广场终于恢复了电力供应。“干机运队机电维修工作的就是矿上的‘110’,我们要听指挥命令随叫随到,不能有丝毫怨言。”魏登议说。
在16年的职业生涯中,魏登议历经了从普通电工到高级电工到电工技师的蜕变,这都是他付出百倍千倍的辛勤汗水和努力的结果。他还多次获得永安煤业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这些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郑春生 摄影报道)魏登议在车间维修井下防爆磁力启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