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铺就成才“快车道”集聚发展“动力源”
永安煤业公司人才引擎动能澎湃
文章字数:1,329
   近日,永安煤业公司田富洁和熊斌超等10对“师徒”通过考核,分别拿到1000元的“好师徒”奖励;参加岗位技能比武取得名次的5个团队和41位职工,获得总金额达5.79万元的奖励金;该公司为姜良职等40位在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中成绩位列同工种同等级前三名的职工发放3.28万元奖励……一项项举措,是该公司为员工铺就成才“快车道”的缩影。
   尊重劳动,悉心育才,让更多“千里马”在企业发展中竞相奔腾,是该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总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实干实绩为导向,把想干事、善干事的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坚持“员工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全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集聚“动力源”。
   今年来,该公司在4对矿井选定34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技术素质的导师,分别与新招工人、技能尚未达标的员工进行结对,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师徒关系、责任及质量考核标准,向合作院校推送52位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企业实训和院校培训“双基地”,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的新型学徒制培育模式,引领和推动员工由“操作工”向“技能工”成长成才,激活人才强企最小单元。
   11月7日,该公司举办的矿井地质疑难分析与技术处理比武活动落下帷幕。经过多轮“比拼”,池坪芦坑煤矿和仙亭煤矿分别斩获一、二名。 
   重视创新,在自主培育上“出真招”,在解决难题中“要实效”,是该公司直面新任务挑战的昂扬姿态。面对矿井生产接续紧张、产能下降的局面,该公司聚焦“关键人才”作用发挥,在今年举办的矿井地质疑难分析与技术处理比武活动中,首次创新采取材料收集、现场核对、选手间互评的“组合”方式进行,以矿井为单位自主选择本矿当年采掘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地质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参赛资料,随后组织参赛人员分次深入各矿井下现场,对地质观测资料和分析过程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认真核对,并通过各选手之间的互评决出名次。
  “这不仅仅是一场比武,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个矿井的地质观测分析、今年的地质找煤亮点和成效的经验分享,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苏桥煤矿参赛者李志金表示,此举有效拓宽专业技术人员日常施工过程技术分析与处理的思路,提升疑难问题处理能力。
   近日,在仙亭煤矿井下,一场推广使用煤矿许用数码电子雷管和提高工效的现场交流正在进行:“数码电子雷管接线卡扣连脚时要不要区分颜色?”“不用分颜色,但两根脚线一定要分别卡在不同的凹槽内,然后把卡扣压到位。”……
   人才强企,谋长远之策,开破壁之方。该公司始终把人才工作紧紧嵌入生产经营发展全局,持续拓宽人才“试验田”。加快数字化建设,实施矿井关键点“电子封条”全覆盖,升级改造煤矿井口监控调度中心,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设立“科技进步奖”,为打造人才建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升级正当时,人才弄潮竞风流。一批技术技能人才锚定制约生产、安全的“卡脖子”难题展开攻关。池坪芦坑煤矿技术员刘胜锋针对该矿采十一组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不断优化工作面切眼布置,现场指导采煤班组施工,实现增加回采煤量1.2万吨;苏桥煤矿技术攻关组在全岩掘进工作面采用长孔爆破方式,进尺同比原爆破方式增加约0.4米,有效提高工效。 (陈荔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