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林进生工作照 “故障处理完毕,可以投料。近日,在新材公司权属漳州公司竹坑尾矿区生产现场,机修工段长林进生放下手中的工具,瞄了一眼时间,长舒一口气。“104车间圆锥破碎机液压站油管因受到强烈振动,接头螺纹连接松动,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林进生又一次完成了紧急“救火”,保障了设备安全平稳运行,这样的维修场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已多次上演。
“105BC01皮带极限跑偏跳停。”对讲机里收到了设备故障信息后,林进生马上过去跟进处理。这是林进生每天的工作常态,临时性、突发性任务较多,只有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才能出色完成任务。在进入漳州公司前,虽然机修是林进生的老本行,但眼前这条陌生的生产线设备, 如果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他根本无法驾驭。为此,设备调试期间,他处处留心厂家安装师傅的一举一动,仔细研究每一张设计图纸,虚心求教,还自己买来厚厚的专业书籍认真攻读,力求尽快提升专业技能。工作以来,他始终把“勤学善思、求真笃行”融入思想,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练就了一身机修技术绝活,对生产线每台设备的“脾气”都了如指掌,每次设备出现故障,他总能第一时间为设备“诊病”并“对症下药”,有效提高设备的“健康指数”。
设备运转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对普通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但林进生却习惯摘掉耳塞利用机器轰鸣声中的杂音来判断设备存在的故障。一次早班,他在巡检时发现102车间圆锥破碎机在运行过程中声音异常,他意识到可能是圆锥破碎机偏心铜套出了问题,便立即组织班组人员对其进行解体检查。果然,圆锥破碎机的偏心铜套已损坏。还得是林师傅,只有他的听音辨‘症’才能这么厉害。同事们的玩笑中,流露出了对他的赞许和佩服。
为提高工作效率,林进生带领大家定期记录设备档案,掌握设备故障周期,以做到事前预防;加强班组每日的设备“静、动”态检查,减少非计划性检修次数,同时根据大家技能特长组成维修小队,集中力量对不同种类的设备进行“精心”维护……这些方法,使设备维护走上了良性轨道,也改变了“活多人少”的困境。
在林进生眼里,机器设备就像“孩子”一样,每一颗螺丝、每一个零件他都了然于心,抚摸过千百遍,对它们精心呵护。当设备出现异常时,他就能施展浑身解数及时将问题解决。没有不劳而获,只有天道酬勤。在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正能量,一种前进的希望,正是这种正能量和希望,感召着无数有进取心的青年走到他身边,共同学习、成长、进步,成为公司转型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王志山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