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李红亮:安而不忘危守好“责任田”
文章字数:1,196
    图为李红亮在记录仪器数据

  “办法总比困难多”,熟悉福海创生产二团队副经理李红亮的同事都知道他这句口头禅。他是出了名的“工作狂”,精瘦干练的身体内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刚刚还在参加班组交接班会,不一会儿又出现在施工作业现场,去装置巡检时还能碰到他。他就像一位修炼了绝世武功的大侠,可以使用“瞬间移动”技能出现在最需要他的地方,用脚步丈量安全,以实干诠释担当。
  工作创新见实效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李红亮非常注重日常工作的创新,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为公司生产经营献计献策。他去年提出的《关于在MES上建立班组级能耗和收率台账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建议》,实现了当月各班组的能耗和收率数据一键查询,有效减少了班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天的数据分析工作量,更有利于大家及时从数据中发现生产异常,并作出相应调整。
  还记得当时团队的能耗和收率记录以月度为单位,时间跨度太大,不能反馈某一班组当班12小时内的生产消耗情况,精细化管理效率并不高,李红亮认为这样的数据反馈模式不利于实时重现当班班组生产情况,心里便埋下了要优化能耗和收率统计方法的种子。回到家中的他彻夜难眠,经过一周的建模与演算,心中模糊的方案逐渐清晰起来,他带着设计好的班组收率和能耗数据集成台账来到了戴楚湘技能人才工作室。经过讨论验证后,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在生产二团队进行试点。作为辅助装置运行的高效工具,该方案目前正通过戴楚湘技能人才工作室向公司其他生产装置推广。
  生产优化求突破
  开停工对于化工安全稳定生产至关重要,每到这样的关键节点,李红亮都会向团队负责人主动请缨,要求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为开停工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并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加氢裂化装置开工反应系统升温时间长的问题长期困扰大家,直到去年李红亮创造性地提出通过中压蒸汽反向加热循环氢的操作方法,将原来需要48小时的升温时间降至20小时以内,缩短了反应系统高压气密前等待升温的空窗期,有效降低开工过程中的各类公用介质消耗,大大减少开工费用支出,为公司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
  技术支持促发展
  在做好团队工作外,李红亮还积极为相关部门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去年,他参与了原料适应性技改项目中沸腾床加氢和重芳烃轻质化等装置的PFD和PID审核,凝析油加氢装置的汽提塔顶管线腐蚀、反应进出料换热器内漏等问题的技术分析与处置工作,竭尽所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李红亮,深知一线员工上夜班的辛苦,处处为班组人员争取利益。他乐于助人,主动向遇到困难的同事伸出援手,这样不计回报的付出,也在不经意间激发了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为一名化工人,我十分珍惜公司给予的平台,我会一如既往地将本职工作做实做好,安而不忘危,守好‘责任田’。”对于未来,李红亮这样说。
  今年初,李红亮被评为福建省能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