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海创公司有这么一个团队,他们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运用在“会干事”上,把力量汇聚在“干成事”上,把“效”体现到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用精湛的技术、过硬的本领为公司安全稳定高效生产保驾护航。他们就是技术管理部工艺技术团队。
练好基本功
工艺管理是技术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益的重要保证,而建立科学的严格的工艺管理制度,是工艺管理的基础。2022年,工艺技术团队仔细排查工艺管理制度存在的“模糊地带”和“弹性空间”,深入各相关生产团队进行沟通协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经过一年的努力,各项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高了。他们将“流程化、表单化、细节化、精炼化”的工作方式导入到“工艺赛马活动+”中,促进工艺基础管理提标,把“比、学、赶、帮、超”意识厚植于日常基础管理工作中,实现“基本功+管理”水平双提升。
做好专业的事
2022年,技术团队持续推进联锁优化,针对“一取一”“多取一”等容易误触发的单点检测逻辑联锁开展了专项排查,共计排查联锁回路1600余个,完成联锁优化200余项,并成功避免了两起因联锁异常造成的局部装置停车事故。同时,他们还积极推行报警分类、分级管理,精准施策服务生产,对全厂报警系统进行排查整改,有效降低了生产装置无效报警次数,提升了操作人员对报警的识别能力和响应速度。在强化能源管理方面,他们根据2022年度能源评审报告,深入剖析当前能源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挖掘节能潜力,确定改进方向,提出能源管理举措。
2022年,公司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标志着公司构建低耗、高效、持续、环保的绿色制造体系迈上新台阶。
写好“效”的文章
为拓宽技术交流通道,技术团队积极与东方电气、中国天辰、福化环保、华南理工大学等企业、院校建立联系,开展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为各生产装置“把脉问诊”,共同探索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特别是与中海油天津院合作开发的白土脱烯烃项目,实现了白土的长周期运行,有效降低三剂的装卸频次,大幅减少危废处理量,使该装置物耗能耗费用大幅下降。自主开发的凝析油生产低硫燃料油6新产品方法和燃料油生产商品道路沥青方法等,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他们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工作中心,开展“对标、评标、追标、超标”活动,从各项指标现状分析、制定方案、对标实践、对标评比、改进提高等5个环节开展对标活动,将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细化,细化至班组、细化至每位员工,成效显著,实现了“全员有指标、全员都达标”。
强化人才梯队培养
技术团队积极推进“技术分析进基层”活动,强化“三基”建设,提升员工技能素质,为推动人才强企、夯实公司人才梯队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活动不仅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员工参与生产优化、技术攻关的积极性,还大大提升了基层员工对装置生产运行优化的综合分析、处理和管理能力,强化员工“向法规、规范、标准学”“向行业先进和现场实际学”“向专利商和设计院学”“向文献和研究成果学”的思维模式,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运行生产中,全面提升基层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装置驾驭能力,实现“生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2023年,工艺技术团队将继续保持脚踏实地、苦干力行、只争朝夕的干事创业精神,以只比工作态度,看工作站位是否高起点;只比执行力,看攻坚能力是否过硬;只比推动进度,看实绩实效是否过硬,助力公司实现能耗物耗管控双提升,达到国际一流运营水平,用实际行动捍卫“绿色工厂”荣誉。(张士敏摄影报道)图为福海创公司技术管理部工艺技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