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更浓,空气更好,生活区更宜居,工作区更智能……走进青葱翠绿的山峦叠嶂间,羊角尾萤石矿的“绿色”“智慧”图景便映入眼帘。近日,该矿顺利通过南平市绿色矿山第三方核查评估,绿色矿山创建再次获得专家好评。
邵武煤业公司顺应高质量发展时代诉求,高标准完成了绿色矿山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矿井投产运营首年,实现生产运营水平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提升,成长为闽北地区非煤矿山的“标杆”。细细钩沉,这得益于该公司坚定实施“科技强企”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布局搭台激发创新活力
“要探索一条‘生产要素少、资源配置优、环境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把羊角尾矿打造成转型发展的首个智慧绿色样本,做大做强转型产业。”邵武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汝华多次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该公司领导班子先后带队到先进民营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学习调研,围绕萤石-氟化工产业链谋划部署创新链,科学制定了建设绿色智慧矿山、打造萤石资源综合利用智慧园、布局氟新材料产业基地等科技兴企的长远计划,出台了对标提升工作方案和推进清单,奠定了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
根据工作部署,浦城矿业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入绿色矿山创建,成立了研发管理中心,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和技术员,按照“机械化为基础,自动化为主导,信息化为支撑,智能化为方向”的总思路,大力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设备。该中心还围绕采矿、选矿、浮选、运输、销售等环节梳理出一批攻坚课题,鼓励技术骨干揭榜挂帅,聚力推动关键项目和技术攻关。
健全机制释放人才红利
“迈入做大做强转型产业的‘新赛道’,锻造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建立高素质人才‘蓄水池’是当务之急。”据人力部经理林水兵介绍,该公司聚焦基层一线技术人才培养,修订了《技能人才考评及聘任管理办法》,根据萤石采选生产经营特点,重新规定考评工种、技能等级和技能要求,鼓励工勤技术能手刻苦钻研业务技术,提高技能水平,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够在一线快速推广应用;出台了《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将科技创新纳入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对小攻关、小发明、小改革等进行正向激励,引导员工把生产经营的难点、降本增效的关键点作为“攻关点”,激发全员创新创效潜能,将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
该公司还把教育链与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公司与上海华谊三爱富合资合作的氟佑新材公司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不久前,首期企业专班开班暨“氟化工培训基地”揭牌仪式顺利举办,未来,将为该公司培养输送更多专业对口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积蓄动能。
成果转化收获累累硕果
随着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落实落地,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羊角尾萤石矿升级了业务管理和生产监测智能化平台,实现更多一线岗位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改造了自动化选矿台,优化了选矿工艺,实现原矿一体化自动分选和回收;升级了球磨设备,试验出矿石入选最优配比,实现入选矿石充分利用;发明了一种新型地面全自动化抽水装置、一种新型料仓防粘壁技术、一种新型井下喷雾装置和一种新型井下风门联锁装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安全水平……一系列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的科技创新成果,使该矿科学采选、高效生产、节能环保等各项指标相继取得突破,逐渐形成了特色工艺和特色技术。今年来,矿山贫化率降低10%、抛废率提高12%、入选品位提高12%、精粉月产量翻番突破4500吨,为公司增加产值600万元/月,创效150万元/月。
如今,该公司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摸索出了一条用人少、效率高、安全好的智慧路径,逐步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迈进。(赵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