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语出自《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自身技术素养方面的挖掘和培养,要大胆尝试,总能找到适合自我提升的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一年下来点点滴滴的积累是很惊人的!”正在侃侃而谈的青年是福能新能源公司维检中心第一项目部经理潘建仙。自2009年进入福能新能源公司以来,他已扎根现场14个年头。“舌灿莲花”言之成理
今年4月中旬,保险公估公司的评估人员会同公司风机专工和潘建仙到石塘风电场对废旧齿轮箱部件开展评估交流。在交流中,评估人员凭借其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敏锐的职业嗅觉,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直指废旧部件固定资产残值评估的核心。可令评估人员没想到的是,潘建仙从会计核算到部件的运行损耗定义再到国有资产报废相关规定都娓娓道来,一一解答了问题。评估人员妄图通过尖锐问题来提高议价筹码的意图就此落空。
“从业这么多年来,非评估行业内人员对相关规定这么熟悉的,潘建仙还是头一个。他逻辑思维清晰,想法表达准确流利,就是一个外行人来听,也能理解并接受。该评估人员不禁感慨。在这场不是辩论的“辩论”中,对手寥寥数语就包含了对潘建仙的诸多肯定。
薪火相传因材施教
为了帮助年轻员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潘建仙在锤炼自身检修技术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导师带徒活动。不仅在休息时间与新员工分享故障处理的思路方法与经验,还对电气基础知识薄弱的新员工进行特别辅导,吴建宏便是他的徒弟之一。
“刚到岗位上的时候,因为基础知识薄弱,不少专业名词、故障现象和故障处理方法理解不来,师傅就利用更换下来的废旧零部件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还原,将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表达,为的就是让我能更好地接收这些知识。徒弟吴建宏笑着挠了挠头说,“每每碰到疑难故障无法解决的时候,师傅总是鼓励我再检查检查细节,再回顾回顾故障现象,不要轻易说‘不’,要抓住每一个能提升自己的机会!言传身教、薪火相传,潘建仙传授给徒弟的不仅仅是风机业务知识,还有不怕难、敢啃硬骨头的精神。
锐意进取求知不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潘建仙的座右铭,亦是对他高效执行力最好的写照。在探讨问题的地方往往能看到潘建仙的身影,运检员们在检修作业过程中碰到了前所未见的难题,往往在大家还局限于讨论问题本身时,他已经着手在网络上搜索相关案例来拓展检修方法,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即便是工作再繁忙,潘建仙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细细解读公司下发的文件,了解电力行业各项政策动态,至于各项安全规定和作业规范条例,他更是熟稔于心。潘建仙对行业前沿技术动态也十分上心,就拿前阵子大火的AI人工智能ChatGPT来说,他不仅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还与大家探讨能否利用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在求知的路上,他从未停下脚步。
乘风昂扬,挥洒芳华。潘建仙在十四载年华中身体力行,以青年当担作为,将无悔青春奉献给新能源电力事业。
(韩林峰摄影报道)图为潘建仙正在查询故障录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