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其独特的意义。在广阔的中华大地,因气候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差异,亦分化出不同的习俗。例如我国北方,人们会在冬至这天吃饺子,这个习俗源自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至今民间也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而在我国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更盛行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古人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以汤圆象征团圆圆满,家庭和谐吉祥。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像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描绘出一年中最寒冷、最寂静的时刻。在这个日子里,寒冷的冬风呼啸着,万物似乎都在这个世界里暂时休眠。与这样萧瑟孤寂的景象相对着的,是“冬至一阳生,亚岁待春来”的大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因为寒冷,让人们更加珍惜温暖,更加向往暖阳的到来。
对于我们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来说,冬至这天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物极必反,日月更替,周而复始,也就是从这天开始,白昼会慢慢变长,黑夜开始缩短,这是自然的规律。热爱着生活的人们,更能从中得到启示,即在度过漫长的寒冷与黑夜后,终将迎来温暖和希望。
冬至的夜晚,寒风透过衣襟格外刺骨,家家户户的灯火却显得尤为温暖。天气越来越冷,我的思乡之心却越来越热。在那个很远的地方,一个美丽的小山或许已经被白雪覆盖,或许没有了记忆中的样子,但那里有着我的根,有着我眼里的光,亦有着我心中的希望。冬至让我对家的思念更甚,回想儿时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享受着热气腾腾的美食,听长辈讲述着冬至的来历和习俗,讲述着快要结束的一年的收获……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没有比这种温馨的氛围更让人感到幸福的了。所以啊,趁着美好的节气,趁着美好年华,多珍惜家庭的温暖,多珍惜和亲人相处的时光……(叶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