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好““最后一班岗最后一班岗”
黄建明,煤电公司坎市发运站一名汽车司磅班长。1985年12月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7个年头了,在此期间他干过掘进、运输、筛选等工种。2008年因岗位调整,从此他便与地磅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临近退休,他的身影依旧活跃在生产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司磅“老将”的责任与担当。
立足岗位恪尽职守
走进地磅室,映入眼帘的是司磅员忙碌的身影,来来往往的车辆时而重车、时而空车,伴随着打印机滴滴的蜂鸣声,一长串磅单数据有序地“吐”了出来。完成每辆车的专属信息,每个操作流程看似简单,但其中的秘诀却是他们日积月累的“实战经验”。
“在很多人眼里,地磅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相反,工作要求比较高。”15年地磅工作经历让黄建明深有感触。用他的话说,地磅工作虽然看起来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但作为货运车辆进出的“第一道防线”,地磅人员除了要认真做好车辆进站装卸、核对客户车辆号码、与司机沟通客户信息以外,还要当好一名“解说员”,要有足够的“三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帮助司机们答疑解惑。
“工作虽简单,但责任重大,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黄建明认为地磅虽然只是个“小窗口”,但它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形象,更代表发运站的形象。
以身示范用心履职
每天清晨黄建明都会提早15分钟进入他的“主战场”,第一件事便是巡视磅沿周边一圈,确认一切正常后才安心走进磅房,开始一天的工作。有一次,初来乍到的监磅员小谢对他每天早上绕行地磅走一圈感到很是好奇,便问他为什么多走这一圈,难道是为了锻炼?他笑着回答道:“这是我们作为司磅员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因为地磅在室外,加上常年风吹日晒,传感器、秤台和仪表都容易遭受破坏,通过一绕、二看、三确认的方式,确认每个设备一切正常,我们才能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身为班长的他同时也严格要求其他组员不仅上班前要做到这三点,下班后还要对地磅进行冲洗,保持干净,确保地磅准确性和可靠性。监磅员小谢不禁感叹,原来司磅员还有这么多的重要环节,看似简单的工作,里面的“学问”可真多。
多年来,黄建明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做好班组人员的传帮带。在他的带领下,班组成员团结一致,磅出的数据精准无误。此外,他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组长、岗位标兵等荣誉。
就这样,黄建明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岗位上。再过一个月他就正式退休了。有人劝他说,快退休了,别那么较真,差不多就得了。他却坚定地说:只要我在岗一分钟,就要尽责六十秒,不能因为即将退休就撂挑子、卸担子,我必须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我的职业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林玉梅摄影报道)黄建明利用发运空余时间完善车辆建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