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为了光明和温暖的事业
福能物流公司厚植集采优势打造高质量煤炭贸易供应链
文章字数:1,432
  新年伊始,福能物流公司承运近2.8万吨煤炭的“天予力量”2329航次煤船克服北方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影响,自京唐港南下历时3天安全抵达莆田国投湄洲湾港锚地。这是新一年该公司做优煤炭保供采购的第一船煤,为开拓新一年煤炭贸易业务打好基础。
  刚刚过去的2023年,面对煤炭市场单边下行强劲压力和风险挑战,福能物流公司立足集团商贸平台,厚植煤炭集采优势,贯彻实施“保供+市场”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理念,在高效保障集团权属电力和水泥企业用煤的同时,合规稳健拓展建材、冶金和化工等行业客户,形成“代理服务”与“自营贸易”的规模叠加效应,最大程度释放商贸企业的盈利活力,致力于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商贸力量。据悉,该公司去年煤炭销量创历史新高,达940多万吨,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利润指标,物流费用节支612.97万元,准入新供应商41家、新销售客户25家,累计为集团权属用煤企业节约采购成本2.5亿多元。
  “集团唯一的煤炭集采平台”赋予了福能物流打造高质量煤炭贸易供应链的独特优势。对福能物流来说,巩固集团内部煤炭保供是“基本盘”,做大外部市场业务是对标现代商贸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针对煤炭价格“断崖式”震荡下跌不利局面,该公司加强与CCI、CCTD等5家煤炭专业研究团队合作,并派人收集市场资讯编制《煤炭市场分析周报》、撰写《市场分析报告》,构建“专业团队+业务骨干+竞合同行”为一体的市场研判机制,有力把好采购时点、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发挥集采优势与上下游磋商签订年度购销合同,锁定全年煤炭供需计划,并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优化采购方案,执行“上游货到付款、下游款到发货、业务流程合规、经营风险可控”的营销策略,实现吨煤采购成本下降45.52元的超预期目标,较好地化市场波动的“危”为提质增效的“机”。
  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也催生了该公司煤炭贸易供应链条提档升级。为保障煤炭贸易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该公司持续深化与国能、伊泰等大型煤企的合作,全力提升中长协履约率,以此获得上游采购的议价权,保证下游的供给和价格。据统计,该公司去年对伊泰自产煤兑现率超90%,对国能兑现率达102.84%,4月份兑现率更是高达128.26%,同比增长10.03%,在国能销售集团外部客户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华南销售分公司第一、全国第三,为争取2024年度自产煤增量、实现全煤种供应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拓展煤源,新增兴隆、西蒙长协煤140万吨,基本实现保供煤量全覆盖。该公司还建立集团电煤保供内部协调机制,更加注重协同联动,提高因“需”制宜、增值服务煤炭供应链的“安全和效率”。
  保供、市场双轨并行,海运、陆运环环相扣。从“供应链”到“共赢链”,源源不断输送光明和温暖的背后,是该公司业务部、物权部和驻外办等部门的高效联动协同,还有该公司与国投湄洲湾港、国投曹妃甸港等沿海港口长期真诚合作厚植的发展底蕴。通过合理制定优化物流方案、争取装船港“准班轮”及海运汽运竞谈、询价、招标等硬核举措,该公司既畅通“北煤入闽、海陆联运”的大动脉,又疏通煤炭靠泊卸船、出港进厂的“微循环”。
  全年监装131航次721万吨煤炭、累计办理货转390批次,在注册资本资金仅1亿元的前提下年度日均存款和利息同比增长30%以上,且未产生一笔集团外部应收款呆坏账……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福能物流公司全员为了光明和温暖的事业,“链”上持续发力、“链”上合作共赢、“链”上党建引领,为实现保供单位协同发展、助推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物流智慧力量”。(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