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清彪正在对钙化物项目破碎给料系统加装变频器
“好的,马上过来处理。”放下电话,刚回到车间的陈清彪还未喘口气就又背起工具包匆匆赶往现场,这样的场景对他来说似乎已成家常便饭。
在福维公司,提起电气维修,人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陈清彪。排查设备故障又快又准,别人拿不下的问题,他总是能在短时间内“手到病除”,并多次在各种竞赛中崭获佳绩。靠着过硬的实力,陈清彪频频“出圈”,而这“名气”的背后,是他36年来对电气工作的挚爱、坚守与付出。
1988年,年仅21岁的陈清彪进入福维公司原电石厂从事电气运行工作。当时电气运行在电石厂是被员工们羡慕的“轻松”岗位,但对于陈清彪来说却不轻松,对电气感兴趣的他特别爱动脑筋,平日里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拿出有关业务书籍进行学习,现场也总是跑得最多、最勤。“电气这门技术就是要多干、多学,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陈清彪总是暗自和自己较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讨苦吃”的他很快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不论是日常电气运行,还是故障处理,他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因此,他先后获得高级电工和维修电工技师资格。2004年,他代表公司参加全国维纶行业电工技术比武,荣获团体第一和个人第四成绩。
“给电气设备‘治病’不光是个精细活,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陈清彪这么想也这么做。2017年8月,该公司维纶厂恢复生产后,在某外单位高薪谋职的他怀着一腔热血重新回到公司担负起维纶电气检修工作。但由于生产停运两年,大部分设备和电机都已问题频出、故障不断。为确保安全生产,陈清彪每天默默地坚守在现场检修、巡查,不知疲倦地处理设备“疑难杂症”,即使在周末或者夜里,他也时时牵挂着电气设备安全,每当设备发生故障,他总是召之即来。“只要安排给他的检修任务,他都能用心解决,交出满意的答卷。”领导和同事们对他钦佩不已。
特别是复产之初,维纶厂打包机三天两头发生液压油路故障,需要外请人员进行维修处理,但这种检修方式只治标不治本,让陈清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解决故障,他主动请缨一头扎进问题排查中,凭借着扎实的电气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终于找到“病灶”所在,一举攻克了这一“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2023年7月,随着该公司钙化物项目进入安装调试期,面对项目团队电气专业人员急缺的情况,陈清彪服从大局义无反顾转向新“战场”,担任钙化物厂电气车间副股长。为确保能够按计划完成设备单机试车和各系统联调联试、如期投料点火、开窑生产运行,他放弃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时间,连续在现场奋战近4个月。针对试车过程中发现的设计与现场不适等缺陷缺失,他充分发挥才智进行了20余项电路的优化整改,设计制作加装了数套控制电路,使得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安全、合理、高效。
一些超施工方合同安装范围的电仪项目,陈清彪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并配合完成。一次,安装单位在完成除尘风机线路后遇到棘手的事,设备始终无法正常试车,安装单位和项目有关人员联合排查一天多后,仍无法找出原因。此时正在中控室调试的陈清彪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经过认真仔细排查,他发现继电器触点氧化导致接触不良,经处理顺利解决了试车难题。“真不愧是技术大拿。”安装单位对陈清彪称赞不已。
执一事、磨一技。陈清彪恪守匠心、精练匠技,从一名技术“小白”到电气“名医”,他用对电气事业的执着热爱证明了自己,展示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陈福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