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巴黎奥运“松弛感”带来的启示
文章字数:1,291
  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但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瞬间,和带给我的深刻启示,却依然让我难以忘怀。在众多精彩纷呈的比赛中,有一种被媒体称为“松弛感”的现象,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在赛场上,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紧张的备战和高效的执行。然而,在巴黎奥运会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松弛感”。它并不是指运动员们在比赛中的轻敌或懈怠,而是一种在紧张备战之外,运动员们保持的内心平和与自信的状态。
  在这些为国争光获奖的选手里面,00后已经成为本届奥运的主力军。他们与我们印象中总是不苟言笑、谦逊隐忍的奥运选手不同,00后参加奥运,完全是另外一种精神风貌。赛场上,他们享受运动,全力以赴;赛场外,他们鬼马精灵,自信张扬。动不动就甩出一个“爆梗”,频频出圈,比赛、搞笑两手抓。例如,有奥运首金的“阿条姐”和“干饭哥”,有整顿泳池的潘展乐,有禁止内耗的郑钦文,还有轻松拿捏的全红婵。他们或许一开始不被人注意,又或是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不管外界对他们什么态度,但他们却总能在决赛中以最佳状态亮相。这背后,是他们在预赛时能够恰到好处地松弛自己,不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和负担。他们清楚地知道,预赛只是通往决赛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因此,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调动起内心的力量,发挥出超乎寻常的实力。对他们来说,奖牌更像是一种“纪念品”。他们并不会因为拿不到奖牌而否定自己,能拿奖当然好,拿不到也不会过于遗憾。只要全力以赴,享受了比赛的过程,结果如何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这些孩子们,年纪小小,想法却都很通透,他们是在真正为自己而活。
  这种“松弛感”还体现在运动员们对待失败的态度上。奥运赛场上,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但那些能够在失败中保持平和心态的运动员,往往能够更快地从失败中恢复过来,继续前行。我看到,有的运动员在失利后,并没有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沮丧,而是迅速调整心态,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在下一场比赛中加以改进。这种“松弛感”让他们能够在失败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情绪所左右。
  这种“松弛感”也给了我不少启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时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或压力而感到焦虑和不安。然而,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们的表现让我意识到,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并不能带来更好的结果。相反,适当的松弛和自信,才能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生活中的“松弛感”并不意味着懈怠和放任。它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在忙碌与闲暇之间找到平衡的艺术。只有在适当地放松和调整之后,我们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生活的下一个阶段。
  此外,“松弛感”还意味着适当做减法。我们常常给自己过多的负担,作为80后,正是上有老下有下的尴尬年龄,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追求平衡和完美,结果却让自己疲惫不堪。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压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情绪和情感空间,能让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工作和生活。
  巴黎奥运会上的“松弛感”不仅是一种运动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让我学会了如何紧张与松弛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失败与成功之间保持自信与冷静。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自由。让我们从巴黎奥运的“松弛感”中汲取智慧,让工作更高效,生活更美好。(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