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9月22日,福建煤电公司龙潭煤矿煤炭总发运量、进站、地销均按序时进度进行,地销占比58.52%;坎市发运站1至8月发运量达9.4万吨,完成全年发运任务的60%。两个单位均较好地完成了煤电公司下达的年度生产经营、销售和发运任务。
在煤炭行业的舞台上,龙潭煤矿作为煤炭源头生产方,坎市发运站作为煤炭进站发运方,这两个单位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为提升“煤质”而共同努力。
在抓煤质管理上,龙潭煤矿积极开展“过五关”行动。严把井下采掘、煤炭运输、筛选加工、装车外运、煤质检验“五道关卡”,从生产源头到运输环节,层层把控煤质。采掘一线职工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道工序,确保煤炭在开采过程中杂质最少化;煤质管理小组对井下调出井口煤炭进行测矸查验,做到“严措施、严责任、严管理”,确保出井的每一车煤炭质量都达到规定要求;煤台筛选工精心筛选,如同雕琢艺术品一般对待每一块煤炭。
“我们矿固定地销客户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个数,今年虽然增加了1~2个地销新客户,但同时也减少了1~2个地销老客户,这些客户主要以龙岩地区为主。”该矿运销股长陈建福向笔者介绍,“今年来,我们矿运销股以市场行情为导向,多方面拜访巩固老客户,为我们矿完成公司下达的年度地销任务打开渠道。”
而坎市发运站也毫不示弱,全力打好煤质“管理牌”。深入开展以“增收节支、提质增效”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制定了《煤质管理实施办法》和《煤质管理考核细则》,成立煤质管理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了煤质管理目标、考核标准、考核范围及奖惩措施。紧紧围绕煤电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全力做好煤炭收储、配煤和发运等工作。从煤炭进站的那一刻起,严格的检测程序便启动。专业的检测人员运用先进的设备,对每一批煤炭进行细致的分析,从采制化的准备、操作、结果到数据录入,均严格执行国标流程,确保每一项数据都能客观反映煤炭的真实情况,符合客户高质量标准需求。同时,发运站还加强了对煤炭的储存、装卸等环节的管理,防止煤炭在流转过程中受到污染或影响煤质。
“在日常监督工作中,我们成立了‘煤质抽查小分队’,每周不定期深入一线采取抽查和人工采样进行对比,把提高煤质作为落实‘提质增效’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好煤质监管‘质量关’,打好煤质管理这张‘管理牌’。”该站质检办主任范志学说。 (陈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