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
鸿山热电:破浪砺行,绿潮之上的创新突围
文章字数:1,094
  站在鸿山热电公司10万吨级煤码头极目远眺,往来的煤船与烟囱的袅袅水汽构成奇妙的时空叠影。回望“十四五”,当“双碳”目标掀起传统能源行业变革浪潮,鸿山热电公司主动出击,在累计101项专利的加速度中,以“潜流”积蓄创新势能,用“浪涌”推动转型变革,最终汇入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
  技术攻坚的“潜流”
  说起电除尘AI智慧控制技术,该公司党员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陈佳彬眼里有光:“自动调控,节能运行,年节电132万kWh,能省下52.8万元!”
  这束技术创新的光,在鸿山热电随处可见:
  锅炉末级过热器材质升级,机组可靠性大幅提升;
  循环水泵改造,降低系统调节下限,年节能量约71万元;
  辅控网国产DCS改造持续推进,自动化程度跃升……
  这些藏在设备和管道间的革新,像深海潜流,默默积蓄着公司稳定发展的能量。
  近年来,随着机组运行年限增加,设备隐蔽性缺陷渐显,该公司对外供热安全压力加大。2021年,该公司成立技术中心,下设14个科技工作小组、3个实验室,聚焦机组运行、设备改造、隐患治理、节能减排等问题,带动员工自主创新、技术攻坚。
  技术攻坚,关乎保供安全。
  2025年度检修时,该公司发现2号汽轮机高压调节汽门壳体有严重裂纹。送厂修复需60天,将导致供热延期。厂家和研究院都无现场修复经验。“要把阀座取出来,就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设备负责人说。
  面对难题,汽机攻关小组迎难而上,逐项分析,创新用干冰冷却、远红外加热等办法取出阀座,堆焊填裂纹,最终用36天修复成功,机组提前并网供热,给周边工业区吃了“定心丸”,也为行业同类难题提供新思路。
  技术攻坚,更连着发展质效。
  一方面,该公司开展节能改造、浪费改善、课题攻关等专项工作,一个个直指能耗痛点、效益弱点的技术项目陆续落地。据统计,“十四五”期间,通过技改和创新项目,该公司省出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另一方面,热电联产政策优势消退,技术革新既是应对市场风暴的“防风林”,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该公司推进省级产学项目、省科技项目,小型高速向心涡轮机蒸汽余压回收等创新成果频出,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成果转化的“浪涌”
  走进鸿山热电,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澎湃动力扑面而来,如浪潮涌动般推动公司前行。该公司引导员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点亮了创新明灯。
  “只有敢‘创’才能出‘新’。”锅炉点检长李文举对此深有体会。随着机组服役年限增加,锅炉受热面原固定方式碰磨问题凸显,常规加装大量防磨附件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每年年度检查,大量附件烧损掉落,消缺工作重,还可能顶管导致管屏泄漏。李文举牵头技术攻关,调研新型材料,最终研发出受热面新型管屏固定方法。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