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匠心筑梦 实干生辉
——记集团首届“能化工匠”、东桥热电公司生产准备部集控主值蔡诗民
文章字数:1,029

图为蔡诗民(右二)在集团火电智能运行技能竞赛颁奖现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箴言不仅是蔡诗民的座右铭,更是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自福州大学毕业后,他扎根电力生产一线,以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态度,在平凡岗位上淬炼不凡。作为东桥热电公司生产准备部集控主值,蔡诗民凭借勤学实干,接连斩获佳绩:2024年10月,勇夺集团火电智能运行技能竞赛个人第二名;2025年6月,荣膺集团首届“能化工匠”称号。
  勤学为径 厚积薄发
  面对全新的百万机组,初期的蔡诗民也曾感到无从下手。“规程和系统图犹如天书。”他回忆。为攻克难关,他将规程拆解为“每日一课”,白天紧随师傅跑现场,夜晚挑灯钻研图纸细节,遇到难点便追着技术骨干请教,直至彻底吃透每个术语、每道流程。在外培训期间,作为C组组长的他,床边总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巡检问题、设备缺陷及处理方法。“勤动脑,多动笔”的习惯,使他从懵懂的“新兵”迅速成长为能通过参数变化预判隐患的“主心骨”。
  扎根现场 砺行致远
  “规程参数是死的,现场感知才是活的。”作为团队的“领头雁”,蔡诗民深知实践的重要性。在南埔电厂实习期间,他带领组员顶着烈日穿梭于生产现场各楼层,对照系统图逐一确认管路走向、阀门位置,快速构建空间认知。在鸿山热电公司学习启机操作,他连续数日驻守集控室,紧盯主操人员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水位调整、煤量控制、阀门开度、参数变化,甚至跟随巡检人员实地观摩重要操作。启机结束后,他及时复盘总结,撰写了详实的启机步骤与故障异常分析,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聚力成炬 薪火相传
  “工匠精神绝非独行,而是点燃团队前行的火炬。”蔡诗民深谙此道。对于新人,他倾囊相授,践行“传帮带”精神。东桥热电生产准备部负责人蔡海银评价:“他专业精湛却学无止境,责任感强且追求极致,技艺娴熟更诲人不倦。”备战集团第二届职工技能竞赛期间,蔡诗民积极组织团队成员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着力打磨团队协同。通过持续训练改进,队员们从“各盯一块屏”到形成“一个眼神就懂”的默契,最终提炼出多种高效实用的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大幅提升响应速度,助力团队摘得火电智能运行竞赛团体亚军。
  蔡诗民用执着勾勒奋斗画卷,将岗位热爱熔铸成“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信念。他以日复一日的深耕细作,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实干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温佳旭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