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核心准则大讨论
福建能源石化集团《员工核心准则》不仅是职业路上的“指南针”,更是团队成长的“粘合剂”,从敬业奉献到廉洁从业,十项准则涵盖职场方方面面,十分用心凝练集团企业文化。本报特别推出《员工核心准则大讨论》互动栏目,欢迎集团广大员工分享对核心准则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字数:972
“知”“督”“促”三管齐下,能够让核心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知”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对核心准则进行宣传,让员工首先清楚核心准则的要义和要求,解决员工对核心准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疑问,将核心准则种入员工“心田”。
“督”就是要在群体中形成一种自我监督、互相提醒的开放氛围和机制,让“共同变得更好”成为每个人的责任,让“捍卫核心准则”成为每个人的义务,当员工的行为偏离核心准则时,作为同事每个人都应及时提醒,为核心准则的落地提供土壤。
“促”就是要建立正向反馈激励机制,通过制度保障和榜样引领将核心准则转化为持续行动力,可以将核心准则践行情况与奖励、晋升发展挂钩,设立“价值观践行奖”等专项荣誉奖励,可以设立“标杆案例宣传栏”,将核心准则践行标杆的行为通过案例进行宣传,让抽象的准则具象化为可感知、可复制的行为范式,当员工在践行准则中收获成长与认可,自然会把践行核心准则化为行动自觉,这为核心准则的落地提供了养料。
“知”“督”“促”让核心准则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福化环保余必超)
员工核心准则与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在实践中发现,三者好似“根、干、叶”的关系:核心准则是扎在土壤里的“根”,为企业文化提供养分;企业文化是向上生长的“干”,支撑品牌建设的“叶”;而品牌的美誉度,又会反过来滋养准则和文化的深化。
员工核心准则是企业文化最凝练、最直接的体现,是企业价值观的具象化表达,是融入员工行为的行动指南:当我们的青年设计师急业主之所急,为保进度关、质量关而连续加班优化图纸,背后是“客户导向”准则的驱动;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跟着青年员工学学习新三维软件的应用、开设项目讨论群,组建“突击队”,践行的正是“学习成长”“协作共赢”的准则。这些准则像精神密码,让抽象的企业文化变得可感知、可执行。
核心准则规范员工行为,行为汇聚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支撑品牌价值,品牌获得的认可,又可以强化员工对准则的认同——每次收到业主的感谢信和锦旗,每组被授牌表彰的团队登上新闻版面,每个设计咨询项目申报获奖后,笔者便能更深切地体会正向反馈的意义,这种成就感能让员工准则更易落地,企业文化更好传承,品牌形象更具生命力。让核心准则、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三者持续联动,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正向循环,将会是石化设计院不断探索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石化设计院林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