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弟弟的儿子自厦门归来,姐姐的两个女儿亦从远方返回,连同我自己的两个女儿,五个欢跳的身影聚在一起,声如鸟雀喧闹。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我决定带着全家人去永安的吉山村走走,看看那些曾经历经烽火硝烟的遗址。
吉山村坐落于永安市郊一片灵秀山水之间,蕴藏着深厚的抗日文化底蕴,十分值得带上孩子们一同前往,追寻历史的足迹。我们缓缓踱步于翠园幽深小径间,在古树浓荫的庇护下,仿佛时光亦被滤得清静澄澈了。一路缓缓观摩,最令我内心轰然震动的,是一面土墙上写着的四个粗砺的大字:“抗战到底”!迎面而来的冲击感,让我觉得它们仿佛不是被写在墙上的,而是用信念化作凿子,深深地刻进历史的骨骼里,让其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无法磨灭。墙下,几个孩子仰起小脸,手指轻轻抚过字迹凹痕,目光里闪烁着好奇与懵懂。我静静地伫立在那面墙前,凝望着一寸寸笔画、一缕缕勾勒。墙上的字迹如磐石般坚定,岁月无法侵蚀它,只将它显得愈发沉实与厚重。
回想那时,正是抗战最困苦的时刻,老一代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不为己身存亡,只为民族挺起脊梁。他们擎起《论持久战》的烛火,照彻国人心中希望的长夜——那“持久”二字,是洞穿黑暗的炬光,是万难不屈的韧性,更是信念在绝境中的回响。这不禁让我想到,如今的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自1958年建厂肇始,便在这种精神的烛照下不断勇毅前行。而今虽已时过境迁,但仍然有一座座如巨大的时代年轮般的窑炉默默旋转,映照着从父辈掌心传递而来的匠心与坚韧。炉膛内熊熊跃动的,正是那永不言弃的奋斗薪火;每一次坚守,每一次革新,都在烈火的淬炼中,锻造出驱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刹那间,我心中豁然开朗,眼前那堵土墙上的字,无声穿透时空阻隔,照亮了当下跋涉的幽谷。当年,革命者将“抗战到底”刻在墙上,字字千钧;今日,我们亦该将这“持久战”的精神刻进心里!无论是当时面对日寇铁蹄的奋力抵挡,还是当下企业的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当“持久”二字从纸上跃入血脉,便化作我们脊梁里撑住危局的精钢。莫忘前路崎岖,但更要坚信,坚持本身即是力量的炼炉,只要心志不塌,任凭什么困难袭来,也终将会化为脚下踩踏的尘埃。
暮色渐浓,我们踏上了归途。回望吉山,那“抗战到底”的墙影,已模糊在渐深的山色里了。但那字句却在我心内愈烧愈旺,如不熄的烽火,历史硝烟散尽,战场已换了人间。墙上的呐喊,穿越尘封的岁月仿佛依然在铮铮作响;它教导给我们的斗争真髓永不会过时——在枪林弹雨或企业发展跌宕里,惟有心中那面“持久”的旗帜不倒,才能踏碎所有拦路的荆棘。
(周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