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知势而为 逆势而上 应势而行
文章字数:1,573
  天湖山能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仁华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感处于新时代,充满新希望。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位管理人员,要立足工作岗位,肩负职责使命,正确理解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矛盾,知势而为、逆势而上、应势而行,努力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体现新作为。
  一要知势而为,观念上有转变,打破思想“藩篱”
  要正确认识新时代下的新要求、新趋势,福建国有煤矿企业员工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旧的观念、传统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要努力推进观念转变。一是煤炭形势认知上,要充分理解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产能的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是必然趋势。在当前,要引导员工树立生存就是发展的理念,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不能再保留着过去的以前都是这样做、过一天是一天、认为国有煤矿不会关闭、减员是私营企业的事等一些老观念、旧理念,要从生存的角度上认知新的产能释放与管控政策。二是安全形势认知上,要适应越来越严格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改进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硬件条件,绝不能停留在依靠以往的经验和推脱在客观条件上。三是内在管理认知上,要正确面对粗放与精细、投入与产出、先算与后干等关系,着力从管理观念上入手,抛弃一些陈旧的传统观念。只有适应新形势,不断更新和改变观念,才能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更有作为。
  二要逆势而上,管理上有突破,打开前行“瓶颈”
  福建国有煤矿产能规模、生产条件、员工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在客观上存在着不足,在去产能大背景下,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发展。要从管理上寻求突破,以主观的努力,破除客观上的制约,更充分地面对新的挑战。一是强化责任导向,优化上做加法。要立足现有基本格局,优化煤炭的生产布局,提升井下生产工效。要立足人力资源要素,推进队伍结构、身体素质的优化,保持队伍人员稳定。二是强化问题导向,成本上做减法。在去产能的趋势中,分析研究成本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和制约环节,以此作为一个明确导向强力补短板。生产中努力减掉一些采掘直接成本高、安全风险系数高、没有多少经济效益的产量。强化过程管控和细节管理,杜绝无谓浪费,严控管理成本。根据生产需要,努力在辅助用人上做减法,努力降低人工成本。三是强化氛围导向,风气上做乘法。以绩效、业绩为标杆,以敬业、实干为标准,在企业内部营造公正公平、向上向善、同心同行的氛围,让正向激励的风气,放大成倍效应。
  三要应势而行,改革上有动作,打造生存“动能”
  不创新没有出路,不改革没有活路。面对新的改革创新新环境,作为国有企业也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放弃旧标准,革除旧体系,优化旧环境,寻找新出路。一是放弃旧标准。深入学习研究新的煤炭企业生产管理标准,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旧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提升和革新,逐步向标准化建设的新要求迈进,以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二是改革供给侧。根据煤炭市场与客户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和筛选条件,增加煤炭品种,提升煤炭品质,保障供应数量,占领区域份额,进一步科学细分市场,利用天湖山煤特低硫、低磷的特点,为客户提供产品的特定需求。让供给与市场合拍合势。三是优化新环境。煤炭企业的生存发展,安全标准、责任传递、环境保护、政策变化等因素至关重要。新时代的发展内涵,需要有一个改革的心态,用一种全新眼光、创新的工作方法、利用一系列资源与要素,努力地营造一个优质的生存发展环境。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感受新时代的新气息,在国有企业伟大的实践中,紧跟形势,把握大势,融入新势,努力为社会发展负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