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盘点我的2017
文章字数:667
  2017年即将结束,也该盘点一下今年的收获了。与去年或者前年相比,我的上稿率有所降低,但还能保持在各报发表文章。不论是大报还是咱能源报,宣传报道稿件或是文艺副刊稿件,我都有稿件得到发表,也算是“全面发展”。为了上稿,我是一边学一边写,今年,我总算拿到了政工员职称。
  好在每年都有几篇稿子上党报、晚报的,今年只在《福建日报》文史版采用了一“豆腐块”,在某晚报刊用了一篇文学稿,算是勉强完成今年目标吧。在我身边,许多人很怕搞文字工作,就怕想“秃头”,耗光了“脑细胞”。好在本人自身脑细胞不发达,我自涂鸦任编辑责怪,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写相。走现场、写稿子,想章节、再构思……在写稿上,我更注重想什么写什么。我原先在煤矿各个岗位都干过,不论是采掘或者机运、后勤、安监等,对现场比较熟悉,写起稿子也比较顺。但凡有新闻线索,我都会积极动手写稿。为了追求新闻时效性,赶着发出去,让各位编辑老师费心修改了。
  如今基层宣传人员多为繁重的琐事拖累,难全身心投入写稿,或者因为低收入而犯愁,为生计奔波。也许,有些编辑老师会责怪基层通讯员的水平太差,那是因为有许多通讯员想上稿又没思路写,有的只好糊弄了,算是交差了事。
  向大报、党报等外媒宣传集团或本单位形象,是提升企业知名度的方法之一。我认为,作为通讯员,必须提高写作水平,勇于向外部报刊投稿,为集团或本单位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刷“存在感”,为“千亿集团”助威呐喊,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盘点今年的宣传工作,总体还勉强可以,虽比不上去年的上稿量高,但也完成了考核任务,这得感谢报社各位编辑的抬爱和指导。(陈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