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奖章背后的故事
——记“福建省劳动模范”、南纺公司水刺非织造布厂党支部书记、厂长叶寿兴
文章字数:1,681

    在福建南纺公司,提起叶寿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是先进、技术带头人的代名词,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毕业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的叶寿兴,1993年进入南纺公司,现任福建南纺有限责任公司水刺非织造布厂党支部书记、厂长。26年来,凭借着对纺织的热爱和技术的不懈追求,他在平凡的岗位做出非凡的成绩,先后获得南平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南平市国资委优秀党务工作者、南平市“市管拔尖人才”、南平市“劳动模范”和南平市优秀技术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迷恋技术的有心人。2015年、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南纺公司水刺非织造布厂厂长叶寿兴等人申报的国家发明专利各一项,这是叶寿兴一贯致力于新产品开发工作的结果。他先后主持开发了180多个新产品投入生产,分别有2个国家级新产品、8个省级新产品,2项实用新型专利等。2001年,南纺公司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水刺无纺布进军,叶寿兴成为水刺建厂初期的拓荒者。水刺筹建之初大家都是门外汉,专业技术人才非常匮乏,企业决定从内部选拔人才到国外去培训深造。虽然日常工作非常忙碌,但酷爱钻研的他总是在工作之余捧起书本学习,孜孜不倦地汲取所需的知识。由于爱读书和学习的习惯,加之对纺纱生产和棉花等生产原料有着深入研究,使叶寿兴具备了明显的优势,并且以综合评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去国外培训深造的机会。他充分利用去德国、法国、意大利培训深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这为他日后在专业方面的发展积累下了深厚的知识储备。
  2003年,第一条水刺生产线在南纺投入生产,这是当时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它的成功为以后南纺的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叶寿兴专于技术研究,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取得长足进步,在管理上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工作转到车间主任、厂长等管理岗位,虽然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没变的是他那股执着的技术钻研精神。
  2012年至2017年,水刺厂实现产值、创利等各项经营指标屡创新高,水刺板块已发展成为公司发展的支柱板块;公司水刺非织造布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16年,水刺经营团队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称号。
  敢于创新的管理人。创建之初,水刺厂使用欧洲一流先进设备,新员工的培训必须创新。叶寿兴为了使学员尽快掌握全新的以人机界面为主的操作方式,坚持做到五勤:勤动嘴、勤动手、勤练习、勤分析、勤总结。对操作中的要点、难点反复讲、反复练,他把要点内容用流程图的形式写在纸上,每人一份,以加深学员印象。白天,他坚持亲自上机示范,言传身教,对学员掌握的技能进行了解;晚上,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出第二天的培训计划。经过短短一个月有别于传统纺织操作的创新培训,水刺操作工的操作技能很快地达到了生产的需要。“要知道,以往培养一名传统的合格挡车工要3~6个月,可叶寿兴却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其创新培训有两把‘刷子’。”公司负责操作管理的技术中心主任黄族健给予他高度评价。
  降低成本不走寻常路。水刺一线刚投产时使用的是比普通原料价格高出很多的水刺专用原料,这影响着一线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对棉花等纤维有着深入研究和情怀的叶寿兴,大胆地使用普通原料替代专用原料,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而产品的品质还能得到客户的认可,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市场开拓的带头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纺织行业,不仅要把产品质量做到优质,更要在产品创新上下足功夫,领先于竞争对手,才能确保市场份额。为此,叶寿兴十分注重市场流行趋势与新产品开发相结合,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他研究开发的水刺超薄型婴儿擦拭布,被评为2004年度福建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产品出口日本已达1600吨,创汇500万美元;研制的高档女士卫生护垫用品,已向美国金佰利公司提供400吨产品,创造利润200万元;研究开发的高档湿巾、面膜产品及木浆复合产品,出口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创汇1000多万美元。(图文/王文姬)叶寿兴在车间检查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