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人物版
发布日期:
做好后勤保障是我们的天职
——记三明市“工人先锋号”苏桥煤矿机修班
文章字数:1,293

  永安煤业公司苏桥煤矿机运队机修班共7人,其中高级工4人,中级工2人,初级工1人,主要担负着全矿的设备安装维护、加工件加工等任务。他们本着“机运后勤服务无小事”的宗旨,立足岗位,为矿井后勤保障添砖加瓦。
  一心一意为生产
  2020年,苏桥煤矿按照年度生产计划安排拟建设一个新采区,该采区将作为矿井下一步生产接替区段,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采区安装工程很多,有绞车、供风供水系统、乘人装置、排水等系统,而这些都需要机修班组去完成,时间紧、任务重。
  “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接过任务的班长詹来春深知此项任务的重要性。詹来春立即将人员分为两组,分别负责加工和安装任务,并按照安装方案制定每天的工作计划,同时与掘进队适时沟通,根据掘进进度做好加工、安装工作。自工程开工后,加班加点已成常态,每天早出晚归。“当天的工作计划不论多晚都必须当天完成,否则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计划。詹来春说。
  最困难的还是该采区绞车及乘人装置的安装,这两项工程是该采区建设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工作,既不能影响掘进队的正常施工,又要确保安装工程正常进行,他们只能与掘进队穿插进行作业。机修班克服人员少、任务紧的情况,合理安排人员组织施工,在保证矿井日常生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工程安装任务实施顺利,按序时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小改革创造大效益
  坑道钻是矿井探放水和地质找煤的“眼睛”。该矿井下共有两台坑道钻,坑道钻运转靠全液压动力带动钻杆将煤或岩石凿开,再分析前方是否有水或煤层。在日常作业中,由于钻杆是坑道钻的易损件,经常会发生卡钻或断钻,若是断在岩石内无法取出就需要从头开始钻探。为了有效解决卡钻等现象,该班组经过深入研究实验研发出了坑道钻断杆打捞技术,该项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取出卡死的钻杆,从而提高施工进度并节约了成本。
  为了有效消除地热的影响,针对矿井的粉尘危害,该矿拟对井下除尘系统进行改造。接过任务的机修班组通过实践和反复试验,利用高压柱塞泵进行改造,研制出了井下高压微雾系统。据实际测量,实现采掘工作面温度下降3-4℃,对去除呼吸性粉尘有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同时每毫升的空气可产生50万个负氧离子。生产作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矿井招工补员和提升生产规模创造有利条件。据统计,该班组年度节能减排及小改小革项目完成6项,为矿井创效43万元。做好后勤保障是我们的天职
  该矿有2.5米绞车2台、1.6米绞车3台,还有11台耙矸机、22部电瓶车以及风水管路、筛配系统设备设施等,维护任务重,每天都需要有人巡查、维护及保养。一次,地面筛选楼粒煤仓分仓皮带断裂,如果没有及时检修,出井的原煤就无法进入煤仓,进而导致车皮周转停滞、全矿停产。由于当天正值周末,仅1人在矿值班无法完成检修任务。接到抢修紧急电话后,所有班组人员立即放弃休息,第一时间赶赴矿井进行抢修。经过紧张有序的皮带拆装,自接到抢修电话到恢复运行,该班组连续工作8个小时。据统计,2020年机修班累计抢修任务达50余次。
  “做好后勤保障是我们的天职。这是该班组的口号,并且也在践行着这个口号,他们辛勤而又默默地为矿井生产做好每一项后勤保障工作。(郑震恺潘才发)图为苏桥煤矿机修班全体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