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片片桂花落,又到一年的中秋时节。自参加工作以后,离家的日子越来越长,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那个年少时总想着逃离的小山村,却成了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小时候总是盼着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离开那个小山村,去很远很远的远方,到城市看不同的风景。以致于第一次离家是那样的迫不及待,忘了回头再看看这个自己长大的地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国人骨子里的乡愁,根植于土地,来源于血脉传承。是镶嵌在文化基因里的情愫,是写进脱氧核糖核酸里的悸动,是埋藏在心底最深处永远存在的思绪。
家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对岸,是梦里温暖的港湾,家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和营造,寄托着希望。回家的意义,不止是回去看望父母,或者休息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对自己心灵的回归、自省、净化和超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一定的责任和压力,无可奈何地背井离乡。疫情的第四个年头,打乱了多少游子的归期。当我们在一年又一年的节日中不能回家,错过的可能是一份遗憾。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人用诗词表达得淋漓尽致,只能和远方的亲人在同一片秋空里,对着同一轮明月,遥寄相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初一到十五,不单单是月亮由缺到圆的过程,更是对归家的渴望。
在本该团圆的节日,却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但能坚守岗位,让千家万户享受节日带来的光明和快乐,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王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