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小技术展现“智能力” 老矿山跑出“加速度”
福建煤电科技“微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文章字数:1,512
  在科技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煤炭行业也在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福建煤电公司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大力投入科技创新,通过一系列自主研发与小改小革,为矿山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让“老矿山”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该公司的调度监控信息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通过智能化系统对井下、地面作业进行全方位监控。而这样的场景,其背后是近年来多项小改小革新技术所做的支撑。
  “我喜欢这种‘微创新’的技术工作模式,它让问题解决、技术升级实现了加速,同时,每个小技术的创新叠加也带来了质效上的大提升。”该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俞新芳坦言。作为煤电公司家喻户晓的“技术宅男”,俞新芳乐此不疲地和一伙爱搞创新的“技术搭子”搞研发。10年间,他们以自主研发、小改小革的方式参与煤炭销售计量、井下挡水墙监控、矿井供电监测、安全监控报警辅助通知等十余个矿井生产管理系统近百个小项的小改小革工作,从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小问题入手,对传统的工作流程或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优化和升级。
  2023年,为了解决矿山供电传统人工监控存在的诸多问题,俞新芳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开启了科技创新的攻关之旅。他们深入基层蹲点,与一线矿工一同下井,亲身体验工作环境,详细记录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点。团队成员们经常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数据分析结果和技术方案。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算法和模型,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试,煤矿供电在线监测系统成为公司的明星项目。该系统通过在井下关键位置安装智能传感器,实现了对供电重要指标的实时监测,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就能随时掌握井下电力负荷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供电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供电监测的可靠性和效率,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据统计,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公司每年的基本电费支出降低了数百万元。2024年,该项目在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除了供电在线监测系统,该公司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煤炭销售计量管理方面,公司早在2007年就与厦门大学合作建立了煤炭销售计量管理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拍照功能障碍、数据易被篡改等。公司技术团队持续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图像识别算法,有效解决了数据安全和准确性问题,确保了煤炭销售计量的公正、公平。
  在井下安全监控方面,挡水墙监控系统实现了从人工监控到智能化监控的跨越。以前,挡水墙的监控主要依靠人工定时巡查,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监控盲区,无法做到24小时不间断监测。现在,依托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智能化的挡水墙监控系统实时把监控数据直接传送到管理人员和领导的手机终端。一旦挡水墙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相关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响应,有效保障了井下作业安全。
  从人工到智能,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全面升级。以往,党建、人力资源和合同管理等工作依赖人工通知和纸质传达,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疏漏。如今,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到期提醒督促系统,实现了从人工到电子信息智能化管理的跨越。该系统通过设定时间节点,自动向相关人员发送提醒通知,有效避免了因遗忘导致的工作延误,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一系列“小而优”的科技创新举措,在保障各信息科技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成功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诸多小问题,实现对传统煤矿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的改造、优化与升级,为矿山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林秀龙)